抽动症好发于儿童,主要表现为不自主、不规则抽动表现,如挤眼、噘嘴、皱眉、摇头、仰颈、提肩等,可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药物进行治疗。
河南省医药科学研究院附属病院儿科主任兰墨赭说:儿童治疗的药物主要包括:
1,氟哌啶醇:是治疗抽动症有效的药物之一,但副作用较多,常见有抑郁反应、嗜睡、乏力、头晕、便秘等。
2,匹莫齐特:疗效与氟哌啶醇相近。不良反应包括体重增加、抑郁、静坐不能、帕金森症状、急性肌张力障碍等。
3,硫必利:可作为抗抽动的首选药物之一。不良反应轻微,可有头晕、乏力、嗜睡、胃肠道反应。
4,可乐定:对部分病例有效,除减少抽动外,对注意力不集中、多动及情绪障碍也有一定疗效。常见不良反应有嗜睡、头晕、直立性低血压或心电图改变,服药期间应注意检查血压和心电图。
5,阿立哌唑:为第三代抗精神病药,可用于治疗抽动症,但有恶心、呕吐、头痛、失眠、嗜睡、易激惹和焦虑等不良反应。
6,其他药物:如舒必利、利培酮、丁苯那嗪、氯硝西泮、托吡酯等也常用于抽动症的治疗。
除药物治疗,还包括心理行为治疗、生活习惯训练或主动注意力的训练等。同时注意合理安排日常生活和活动,避免过度兴奋、紧张和疲劳。一般通过积极的治疗后,多数患者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,症状可逐渐缓解、消失,但也有部分患者症状可能长期存在,甚至持续终生。
多动症和抽动症是两个不同的疾病,但这两个疾病常一同出现,需要进行鉴别。
1、多动症主要表现为多动、注意力不集中、冲动。一般家长会认为孩子是单纯的活跃,长大后就好了,所以常常容易被忽略。
2、抽动症主要表现为肌肉不自主的抽动,是神经发育过程中的异常表现。抽动症与孩子的压力源和生长发育相关,有压力时肌肉抽动会明显增加,而安静、入睡之后,肌肉不自主的抽动就明显缓解。
另外,从中医来看,孩子肝火盛、生气及发脾气的时候,也会加重肌肉抽动的症状。抽动症和多动症可以伴发发生。但是抽动症除了有不自主的肌肉抽动,还会出现不自主的发声,这种声音的异常会影响孩子的生活、学习,和伙伴关系,使孩子有很强烈的自卑感,所以患有抽动症的孩子应及时就医。
河南省医药科学研究院附属医院致力于儿科发育行疾病的治疗,位于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建设西路69号。挂号预约请联系我们:0371-55689970